天才一秒记住【书友小说网】地址:https://www.suucn.com
今天人们聚会时,对那些酒后不乱性的人,总是夸赞一句“有酒德”
,谓酒后有德。
显然,“酒德”
是一个褒义词。
但是鲜为人知的是,这个词在最初使用的时候,竟然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贬义词,意思是酒后无德!
《尚书》中有一篇《无逸》,乃周公所作,告诫周王:“无若殷王受之迷乱,酗于酒德哉!”
孔安国解释说:“以酒为凶谓之酗。
言纣心迷政乱,以酗酒为德。
戒嗣王无如之。”
孔颖达进一步解释说:“言纣心迷乱,以酗酒为德,饮酒为政,心以凶酒为己德,纣以此亡殷。”
在古人的心目中,“德”
历来是一个美好的概念,纣王“以酗酒为德”
,何以能够称作“德”
呢?孔安国和孔颖达都没有解释清楚。
宋代学者蔡沉则给出了这样的解释:“酗酒谓之德者,德有凶有吉,韩子所谓道与德为虚位是也。”
蔡沉引用的韩愈这句话出自《原道》一文,这篇文章一开头,韩愈就说:“仁与义,为定名;道与德,为虚位。
故道有君子小人,而德有凶有吉。”
在韩愈看来,仁与义都有其确定的内容,但是道和德却没有。
因此道有君子之道和小人之道,而德则有吉凶之分。
纣王“以酗酒为德”
,即属于凶德。
汉语中有一个独特而有趣的现象,叫作反义同字或者反义同词,一个字或者一个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,体现出两种完全相反的含义。
比如“祥”
字,既可以指吉兆,又可以指凶兆。
“德”
也是如此,因此韩愈说“德有凶有吉”
。
魏晋时期最著名的酒徒刘伶,曾写有《酒德颂》一文,其中盛赞饮酒之德:“静听不闻雷霆之声,熟视不睹泰山之形,不觉寒暑之切肌,利欲之感情。”
从此之后,“酒德”
才成为一个褒义词。
不过刘伶之所谓“酒德”
,更偏向于饮酒的旨趣;后世乃至今天所说的“酒德”
,则是指酒醉后不乱性的德行。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